1、申请条件
开放课题主要面向实验室以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鼓励课题负责人与实验室固定人员联合申请课题。
申请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在读博士研究生申请须附导师推荐信。
每名申报人只能牵头申请1项课题,且不可同时参与同批次其他课题的申请;作为参与人员,同批次参与申请课题不超过2项。
已获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但未结题的课题负责人不得再次申请开放基金课题。
2、主要资助方向
开放基金主要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应用研究,鼓励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实用性的选题,并鼓励交叉学科研究。
为更好地契合现阶段产业化实践需求,2024年度拟资助研究课题名称、研究内容和成果要求详见附件1。(如在该清单之外,另有选题建议的,欢迎与我们联系)
3、申请流程和审批程序
申请人根据以上资助方向,填写《北京大学时空编码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
申请人须在截止日前提交盖章后的申请书电子版。
申请书通过资格审查和形式审查后,经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选择,提交实验室主任审定、签发批准并确定资助额度。
在双方签订课题协议书前,申请人提交纸质申请书原件(1份)。纸质申请书和申请书电子版的内容必须一致。所有书面文件采用A4纸双面打印。
4、成果要求
开放基金立项课题的负责人,应根据进度计划按期向实验室提交中期进展报告,课题研究期满之前提交结题报告,并附相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以技术报告/研究报告为主。结题成果通过实验室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后,完成结题并支付尾款。
凡经本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的课题,本实验室应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其研究成果由本实验室及研究者所在单位共享。相关成果须第一标注或第二标注“北京大学时空编码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英文为“Funded by Joint Laboratory of Spatial-Temporal Coding and Intelligent Computing,Peking University”。特别地,实验室会以年度白皮书合辑或专项技术报告形式将相关成果以实验室和作者名义予以公开发布。
课题研究成果优先由重点实验室项目体系进行产业化转化利用。如课题研究成果被转化纳入项目体系的,双方另行签订奖励协议。
5、联系方式
请将申请书电子版发送到如下地址:
收件人:张海荣
电子邮件:chevidence@lzu.edu.cn
请将纸质申请书邮寄到如下地址:
收件人:张海荣(电话:17361612650)
邮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199号
邮政编码:730000
电子邮件主题为“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材料+申请人依托单位+申请人姓名”;邮寄时,请注明“开放基金课题申请”字样。
电话:+86 0931-8912639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兰大医学院新实验楼
Copyrights © 2024甘肃省循证医学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