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 > 通知公告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第八期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工作坊在深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20   字体大小T|T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第八期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工作坊于2024年9月28—29日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联合举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承办,STAR工作组、中国医学科学院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甘肃省循证医学重点实验室协办,共40余名临床医生、医学期刊编辑参加了学习。

中华医学会原副秘书长姜永茂编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编审,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耀龙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秘书长郝瑞生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国保教授,四川大学华西期刊社杜亮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孙凤教授等领导、专家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陈耀龙教授主持。

姜永茂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层面,对指南和标准越来越重视,制订和传播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不仅是医学界的职责所在,更是响应国家卫生政策、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他简要介绍了中华医学会在促进指南质量提升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强调了精通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方法学人才是指南制订、评估、更新、修订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对参与学员提出殷切希望,送出美好祝愿。

姜永茂副秘书长致辞

魏均民社长兼总编辑在致辞中强调了制订和推广高质量指南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出版规模、平台建设情况及在探索和应用人工智能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并介绍了杂志社在促进指南的报告质量,推动指南的有效传播方面所开展的相关工作。他指出通过这次学习,大家不仅能系统掌握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方法,还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最后呼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与传播。

魏均民社长兼总编辑致辞

郝瑞生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医学领域,临床实践和技术的开展需要指南的指引和支持,而高质量指南的制订离不开严格的方法学原则。他认为这期工作坊是共享式、启发式的,希望各位学员在指南制订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强化跨学科合作,注重指南的实践性与普适性,也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化对指南方法学的理解,拓展科学研究的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郝瑞生秘书长致辞

在专题讲座环节,陈耀龙教授、李国保教授、杜亮教授、孙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宋扬老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循证与转化医学中心靳英辉副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循证医学中的方法,证据和实践”“中国成人重症肺结核定义和诊断指南(2023)”“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从循证医学研究到真实世界研究(RWS)”“指南改编:从方法到实践”“临床指南与人工智能”的报告。

陈耀龙教授

李国保教授

杜亮教授

孙凤教授

宋扬教授

靳英辉教授

滑动查看

在模块授课环节,来自STAR培训与教育专业委员会的11位讲师分别就“临床实践指南概述与方法学体系”“证据与推荐意见的更新”“指南注册与计划书撰写”“指南工作组的建立与利益冲突的管理”“指南临床问题的调研与解构”“证据的检索与评价”“推荐意见的形成与共识”“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GRADE)”“指南的撰写与报告(RIGHT)”“不同版本指南的现状及制订要点”“中国指南与共识的评级工具(STAR)”等模块进行了系统授课,并围绕GRADE、STAR两个重点模块进行了实例剖析、分组练习和讨论答疑。

葛龙教授

刘辉博士

李月妍博士

史乾灵博士

王玲博士

秦艺珊博士

王子君博士

赖鸿皓博士

赵俊钢博士

姚媛媛博士

王旭 助理研究员

滑动查看

在最后的闭卷考试环节,通过考核的学员获得了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等机构联合认证的结业证书。自2021年起,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学习已连续举办了8期,获得业内的广泛认可与高度好评。风正时济,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期待更多的同道关注并参与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与评价工作。第九期临床实践指南方法学工作坊将于2025年1月10—12日在成都举办,本期将聚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敬请关注!